《骨干是折騰出來》這本書對于骨干有個定義:“日常工作能看出來,關鍵時刻能站出來,利益面前能讓出來,危險關頭能豁出來”。是指工作中的四種狀態:在日常工作中表現出一種承擔,在關鍵時刻主動站出來維護組織的利益,利益面不能斤斤計較,讓同事獲得成長,危險關頭能豁出性命。當然,最后一條比較難。但是這四種態度也說明了一個觀點:骨干是折騰出來的,也是主動擔當出來的。擔當,也就說我們常說的責任心。
加入好醫生以來,因為自己負責品牌宣傳和企業文化的相關工作,每年我都會關注集團和分公司表彰的優秀員工和先進集體。想深入了解好醫生人的“優秀基因”在哪些地方,是什么原因。
記得2012年我采訪綿陽生產基地的一位優秀員工時,認識了她的同學曾德華,名字很好記,因為大家都喊他德華——他們倆畢業后都在綿陽生產基地質檢部,那時候曾德華還很靦腆,不太愛說話,但是做檢測非常認真,有一段時間面對檢查,他們每天白天下班后,每天從晚上七點半加班到第二天凌晨五點半才回家。中午又回到廠里繼續上班,一直到晚上。他們曾經三天只吃過兩頓正常的飯。
后來,他被公司派去了山西,再后來在佳能達華禹制藥。2016年年終大會我第二次看到他,是在領獎臺上——他獲得“生產系統優秀管理干部獎”。那天,我突然記起來他2012年說過的一句話:“既然在這個崗位上,不管做得好壞都要負責到底”。
2016年年終大會上,我還對一個獎項印象深刻:整頓市場進步獎。這是公司這么多年來第一次設立的一個獎項。所以我專門去了解了一下獲獎的好醫生營銷管理中心山西省區經理馬宇:他2016年3月-7月提拔為營銷中心副總監分管南區工作,期間南區任務達成率99.5%,對穩定南區的銷售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7月調山西兼任山西區直屬省區經理。山西省區基礎薄弱,片區1個,事務所13個,年銷售額僅200萬,總部連續找了幾批人談話,無人愿意接手山西省區,但是馬宇愿意擔當,調山西整改山西銷售工作。他接手省區工作后, 用高度的責任心在4個月時間新建片區5個,新建事務所38個,連續三個月銷售增長翻倍。用非常生動的實例證明“沒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做不好工作的人”。
這些都是我們身邊的同事,也是我們公司優秀骨干的代表。對于每一個人來說,成為骨干和一直是普通員工的區別在于折騰和擔當。每一次工作的變化都是折騰,即使是同樣的工作每天也有不同。但是每一次折騰如果我們都保持高度責任心和主動擔當的姿態,用實際行動去做,才有可能升華。
就像《骨干是折騰出來》這本書說:一個不愿承擔責任的人,社會不會給他成功機會。責任感是人間最高貴的情操。負責任的人都是有為者;不負責任的人,即使能力再強,也是庸才。一個人對自己的選擇要負責任,只要負責任,肯擔當,才能夠在工作中獨當一面,成為公司倚重的骨干。(市場部 潘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