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白熱化的暑期檔電影中,今年最大的贏家恐怕莫過于“齊天大圣”。動畫電影《大圣歸來》從默默無聞到引起全民點贊只用了一周,并且在上映13天后實現了票房5.5億的奇跡,在如此驕人的成績背后,就不得不說到猴子請來的救兵們——“自來水”。
首先普及名詞, “自來水”指熟悉互聯網社交平臺的粉絲們自發免費做水軍,洗腦般地推薦喜愛的電影。那么問題來了,怎么會形成“自來水”?“自來水”是如何發散開來的?如何看待“自來水”現象?“自來水”現象是否可以在其他行業或者產品上復制?帶著問題讓我們好好的去聊一聊。
先說說怎么會形成“自來水”,說說幾個關鍵詞,如“齊天大圣”、“八年制作”、“全年齡段定位”、“制作精良”等,一組數據表明《大圣歸來》在豆瓣獲得了8.8分的高分,高于93%的動畫片,與《獅子王》、《玩具總動員3》、《風之谷》的評分持平,且高于今年早前時間上映的所有動畫片。而在另一家主打評分的電影網站“時光網”上,《大圣歸來》則獲得了8.6分的評價,這在國產動畫片評分榜上名列第二,僅次于《大鬧天宮》。顯然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雖然電影本身也有不少缺陷和遺憾。所以能形成“自來水”,前提是電影本身的品質優良,觀眾買單。
但并不是“自身過硬”就一定能引發“自來水”現象,據我了解,這次給《大圣歸來》搭梯子的是擁有4A背景、專走互聯網營銷的靈思傳奇公司。對于《大圣歸來》的營銷做了三部曲,一部曲網絡預熱,通過微信大號、網絡歌曲做了充分預熱;二部曲拉長提前點映時間,避開《小時代》、《梔子花開》沖鋒期,品質保證下,讓口碑和人氣逐漸發酵。三部曲,這一階段,有無水軍推動已不重要,因為“自來水”們鐵了心,微博、微信、QQ空間……循環,再循環!“自來水們”病毒式傳播力是職業水軍永遠都刷不出的數據,各種電影結局續寫、故事填充等衍生文化現象層出不窮,戰斗力爆表。于是呼,猴子的救兵源源不絕……
“成也蕭何敗蕭何”,雖然《大圣歸來》還在大賣,但過熱的“自來水”現象讓人看到了潛在的不安因子,如以訛傳訛,輕信謠言,對于《大圣歸來》的許多情況不予求證,盲目相信并再次傳播。如只看到了《大圣歸來》的優點,但《大圣歸來》并非完美,最大缺點是情節薄弱,話題性優于內容性!然而,“自來水們”眼中容不得批評,給出差評的人遭到不少“自來水”的圍攻。如為《大圣歸來》貶低所有國漫,說《喜羊羊》等低幼,說《大圣歸來》超越《魁拔》、《秦時明月》等。導演都謙虛誠懇地承認不足,曾多次公開表示“這部片子一般”。導演亦如此,也不知“自來水”從何來的自信?
或許“大圣熱”又會掀起聯網營銷的的一陣風潮,但我卻認為其他行業或者產品需慎重對待。《大圣歸來》的成功固然有本身的優良品質,但其成功也有其他原因,如國產動漫長期以來像是一個“扶不起來的阿斗”,一旦有了動靜,就有點讓人刮目相待;又如《西游記》的孫悟空這個故事和人物的選材很討巧,畢竟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當然,如果企業們想嘗嘗“自來水”的力量,那么得好好思量一下了,一是否有過硬的產品和服務,二是否你的產品和服務在市場里有發揮的空間,三是否你的產品、資源、服務是獨占性的,有廣泛的美譽度。如果對以上三項沒有把握,那還是慎重,小心“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大圣歸來》的成功不是必然, 他是被一種叫“自來水”現象推波助瀾的。“自來水”現象是什么?我想從本質上講他是一個微創新。他告訴企業在修煉好內功的情況下,如何借助互聯網的力量達到預期的宣傳和推廣的目標,已經不在拘泥于傳統的形式,需要發現一些新的形式,需要在了解互聯網特點及自身產品和服務的基礎上勇于創新開拓,或許“大圣”不只有“七十二變”呢?(市場部 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