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和諧醫患關系,已經刻不容緩,它是擺在我國醫療衛生事業諸多課題中的重中之重,全社會都應來關心重視這個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好醫生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耿福能告訴記者,醫患關系緊張,會導致病人不信任醫生,醫生不愿為病人的治療進行新的探索,而且更多醫生會為避免醫患糾紛選擇做保護性檢查。這種現象對于疾病的治療和提高我國醫療水平都會產生巨大影響,長期下去必將會影響老百姓的身體健康和幸福生活。
尊醫重道,體現醫生價值
“醫療機構是醫療重地,是治病救人的圣地,醫護人員和醫療設施不可侵犯。”耿福能對醫生遭到攻擊,表示非常痛心,他指出目前頻發的殺醫、傷醫案,罪犯都輕易帶著兇器進入醫院行兇,這說明醫院缺乏基本的安保。
“應該在醫院進院口設立安檢,所有進入醫院的人均應進行嚴格的安保檢查,管制刀具和其他兇器一律不能帶入醫院。另外對于殺醫傷醫的罪犯,我建議按照刑法頂格處理,一定要保障醫護人員基本的人身安全。”
除了保障醫生的生命安全外,他還建議國家加大對公立醫院的投入。“醫院是救死扶傷的地方,醫生應該考慮如何治病而不是如何給醫院掙錢。”他提出,醫改的最大問題是現在國家投入只占醫院投入的10%,公益投入明顯不足。
另外他提出,現行體制下,醫生的勞動價值也沒有合理體現。“掛號費就應該是醫生價值的一部分,應該全部拿給醫生。”他提出,“增加醫生的合理收入,才能幫助改變以藥養醫的弊端。”
宣傳醫療知識,增進醫患理解
耿福能說,增加公眾的健康素養,大力宣傳普及增加居民對醫改政策、尋醫問藥途徑、科學就醫和合理用藥的知識,讓其“明明白白就醫,清清楚楚消費”從而減少溝通不暢,消減醫患矛盾。
醫療行為是一項高風險的工作,醫學上還有許多未知領域,患者自身也存在相當大的個體差異。耿福能認為,醫患雙方都要遵循醫學科學的客觀規律,同時,醫生也要尊重病人的知情權和自主權,“讓病人獲取更多的醫學信息,給病人更多的自主的機會,這是未來醫患關系的立足點。”他表示。
他建議在軟件建設上,醫院要從嚴執行操作規范、確保醫療質量的不斷提高、加強對醫務人員服務水平和技巧的培訓,提高服務標準。同時,醫學領域充滿著許多未知數和變數,醫務人員不能僅僅滿足于已有的醫學知識,應不斷學習,總結經驗,尋求治療疾病有效方法以提高確診率和各種急診搶救的成功率。
來源:《中國企業報》http://epaper.zqcn.com.cn/shownews-19138-4936-193.html